2018/09/23 永隽法师《 安心之道》弘法会摘要
《安心之道》
永隽法师昨晚的开示摘要:
人们都在想过去,而都想的可能是已经过去一段很长的时间,有的可能是30年,并且每次所想的,都是不好的事情,所以就会“超烦”。
当我们不想过去时,我们就想未来,这叫做“操心”,一旦我们操心的范围太广,操心长时间的未来,问题就会接踵而来;比如现在孩子还在小学,我们就开始操心他能不能上大学的问题。由于操心一个长远的问题,所以烦恼就缠上我们。
如果我们没有节制地想,就会产生焦虑,焦虑就是烦恼。一个正常人会焦虑,病人也会焦虑。一旦焦虑过度,我们就容易发脾气,动不动就对事情产生反应,就像一个坏了的闹钟一样。如果我们反应过度,我们就会有紧张的情绪,这是世人普遍面对的问题,因此,我们不要小看无节制的念头。
当我们不顺心就起反应,这是心的状况,但它必须处理,就如生病就要看病一样,但它不是唯一的办法。现代医学已经发现,我们的大脑细胞是可以经过训练,并且可以疗愈身体疾病,就如忧郁症,这是一种和大脑有关的疾病。但是我们必须训练和练习,才可以医好我们的大脑。就如我们的脚一样,经常运动的脚才可以承受更大的力量,所以,大脑也必须经过训练,才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。
当我们说“心”的训练,训练之后就必须要加以练习,否则就像看了医生不吃药一样,徒劳无功。我们都说佛是医王,那么,法就是医药,而僧则是护士。佛教传承了这么久,它的核心教育并非佛教徒所发扬,而是被西方人所弘扬,再说,许多佛教徒甚至不知道佛教的核心教育是什么。许多佛教徒都寄望未来,希望死后可以去哪里,到哪里,完全搞错核心,这也不是佛教的态度。佛教导的是,现在的问题现在处理,佛指出了一条道路,可以让众生清净、灭除烦恼,达致涅槃,这就是《四念处》。
(法师教导第一个训练心的方法:他让现场听众练习三分钟呼吸。轻松、舒适地坐住,把专注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,觉知自己‘呼’和‘吸’的交流,为时三分钟)
注意呼吸很简单,但许多人无法专注,因为现在太多人无法做到‘可以什么东西都不做’的状况。我们平时要如何练习呢?一旦有东西或情绪困扰我们,就把专注力放在呼吸上。我们的念头可以想到很远,而且,习惯给东西下定义,就如某人的声音,甚至一句话,如‘王八蛋’,因为先给了它定义,所以一听到这声音就会起反应。但是,对于一位不懂华语的人,王八蛋对他起不了作用。
过去的,不是真的,即便是身体也不是真的,它只是因缘和合而成,由各种条件促成,而且也一直在变化,你根本无法控制;你不能控制身体不老、不病。要安心就要有智慧。我们无法安心,是因为我们无法接受变化;变老,变病,也就是无法接受无常。安心的方法,就是接受无常。
另一个步骤是回来感觉自己的身体,感觉脚踩地的感觉,这是一般人都不理会的感受。当你回到感觉是,要保持感受的觉知,但不要去对这感受作判断,无论是喜或不喜欢,都不下判断。我们会对人或事产生不开心,是因为我们先对它下概念,因此,并非是该人或事让你不开心,而是你自己的概念让你不开心。所以说,很多烦恼都是我们自己带来的。比如‘害怕’,当我们不把专注力放在害怕的东西上,那东西就会‘变乖’了。
在日常生活中面对情绪时,如果让自己经过三分钟的呼吸专注,再来面对外面的世界时,心就会不一样了。一旦心跑了,就拉回来专注在呼吸上,如此做是在训练大脑,令自己的专注力会越来越好。
(法师教导第二个方法 – 身体扫描,也是身念处;他叮咛,闭起眼睛,由头顶开始扫描,感受自己的头皮,然后往下,逐部位去感受,并对所呈现的感觉,不去下任何判断,如果身体在动,就保持正念就好,只是觉知,知道就好,不去执着,以免变成自我暗示。这方法有疗效,有助睡眠。)
这方法其实是给病人的训练,目的就是让病人知道,‘没有痛的’部位其实是比‘痛的‘部位还多,因此病人就会觉得自己的天空还很大,不会觉得世界末日来临。我们的身体也有智慧。当我们觉知自己的身体就是活在当下,心就不会回想过去,担心未来,并可减少内心说话。一旦我们能够做到身心在一起,我们就是看到生命了。
其实每一个‘呼与吸‘都是一次的’生与死‘,只是因为太快,我们都感觉没有死过,所以才会害怕死。另一个安心之道,就是相信因果,如果你相信因果,心就会定,所谓平时不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也不惊。
布施与持戒很重要,因为我们把快乐给人家,因人家快乐,我们也快乐。持戒是保持没有过失的行为,就不会有后悔,不受内心谴责,如此就少了阴影和愧疚感。再进一步理解无常、苦、无我,就会了解病与死是正常的,烦恼就会消失。
佛陀教导的是灭心的苦,不是身的苦。佛陀在世时,也有身的苦,但没有心的苦。而且他也教导了许多方法,我们就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。心的力量是来自自己的醒觉。修行就是为了不用修行。
心动的太厉害或太操心,身体就会耗更多能量,身体自然就容易累,所以减少内心的操劳,就是把手机转去省电模式 (Save Mode)一样。保持正念,可以协助解决内心的苦恼。
当晚出席闻法善信有50 多位。
24/9 秘书贵添笔录
永隽法师昨晚的开示摘要:
人们都在想过去,而都想的可能是已经过去一段很长的时间,有的可能是30年,并且每次所想的,都是不好的事情,所以就会“超烦”。
当我们不想过去时,我们就想未来,这叫做“操心”,一旦我们操心的范围太广,操心长时间的未来,问题就会接踵而来;比如现在孩子还在小学,我们就开始操心他能不能上大学的问题。由于操心一个长远的问题,所以烦恼就缠上我们。
如果我们没有节制地想,就会产生焦虑,焦虑就是烦恼。一个正常人会焦虑,病人也会焦虑。一旦焦虑过度,我们就容易发脾气,动不动就对事情产生反应,就像一个坏了的闹钟一样。如果我们反应过度,我们就会有紧张的情绪,这是世人普遍面对的问题,因此,我们不要小看无节制的念头。
当我们不顺心就起反应,这是心的状况,但它必须处理,就如生病就要看病一样,但它不是唯一的办法。现代医学已经发现,我们的大脑细胞是可以经过训练,并且可以疗愈身体疾病,就如忧郁症,这是一种和大脑有关的疾病。但是我们必须训练和练习,才可以医好我们的大脑。就如我们的脚一样,经常运动的脚才可以承受更大的力量,所以,大脑也必须经过训练,才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。
当我们说“心”的训练,训练之后就必须要加以练习,否则就像看了医生不吃药一样,徒劳无功。我们都说佛是医王,那么,法就是医药,而僧则是护士。佛教传承了这么久,它的核心教育并非佛教徒所发扬,而是被西方人所弘扬,再说,许多佛教徒甚至不知道佛教的核心教育是什么。许多佛教徒都寄望未来,希望死后可以去哪里,到哪里,完全搞错核心,这也不是佛教的态度。佛教导的是,现在的问题现在处理,佛指出了一条道路,可以让众生清净、灭除烦恼,达致涅槃,这就是《四念处》。
(法师教导第一个训练心的方法:他让现场听众练习三分钟呼吸。轻松、舒适地坐住,把专注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,觉知自己‘呼’和‘吸’的交流,为时三分钟)
注意呼吸很简单,但许多人无法专注,因为现在太多人无法做到‘可以什么东西都不做’的状况。我们平时要如何练习呢?一旦有东西或情绪困扰我们,就把专注力放在呼吸上。我们的念头可以想到很远,而且,习惯给东西下定义,就如某人的声音,甚至一句话,如‘王八蛋’,因为先给了它定义,所以一听到这声音就会起反应。但是,对于一位不懂华语的人,王八蛋对他起不了作用。
过去的,不是真的,即便是身体也不是真的,它只是因缘和合而成,由各种条件促成,而且也一直在变化,你根本无法控制;你不能控制身体不老、不病。要安心就要有智慧。我们无法安心,是因为我们无法接受变化;变老,变病,也就是无法接受无常。安心的方法,就是接受无常。
另一个步骤是回来感觉自己的身体,感觉脚踩地的感觉,这是一般人都不理会的感受。当你回到感觉是,要保持感受的觉知,但不要去对这感受作判断,无论是喜或不喜欢,都不下判断。我们会对人或事产生不开心,是因为我们先对它下概念,因此,并非是该人或事让你不开心,而是你自己的概念让你不开心。所以说,很多烦恼都是我们自己带来的。比如‘害怕’,当我们不把专注力放在害怕的东西上,那东西就会‘变乖’了。
在日常生活中面对情绪时,如果让自己经过三分钟的呼吸专注,再来面对外面的世界时,心就会不一样了。一旦心跑了,就拉回来专注在呼吸上,如此做是在训练大脑,令自己的专注力会越来越好。
(法师教导第二个方法 – 身体扫描,也是身念处;他叮咛,闭起眼睛,由头顶开始扫描,感受自己的头皮,然后往下,逐部位去感受,并对所呈现的感觉,不去下任何判断,如果身体在动,就保持正念就好,只是觉知,知道就好,不去执着,以免变成自我暗示。这方法有疗效,有助睡眠。)
这方法其实是给病人的训练,目的就是让病人知道,‘没有痛的’部位其实是比‘痛的‘部位还多,因此病人就会觉得自己的天空还很大,不会觉得世界末日来临。我们的身体也有智慧。当我们觉知自己的身体就是活在当下,心就不会回想过去,担心未来,并可减少内心说话。一旦我们能够做到身心在一起,我们就是看到生命了。
其实每一个‘呼与吸‘都是一次的’生与死‘,只是因为太快,我们都感觉没有死过,所以才会害怕死。另一个安心之道,就是相信因果,如果你相信因果,心就会定,所谓平时不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也不惊。
布施与持戒很重要,因为我们把快乐给人家,因人家快乐,我们也快乐。持戒是保持没有过失的行为,就不会有后悔,不受内心谴责,如此就少了阴影和愧疚感。再进一步理解无常、苦、无我,就会了解病与死是正常的,烦恼就会消失。
佛陀教导的是灭心的苦,不是身的苦。佛陀在世时,也有身的苦,但没有心的苦。而且他也教导了许多方法,我们就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。心的力量是来自自己的醒觉。修行就是为了不用修行。
心动的太厉害或太操心,身体就会耗更多能量,身体自然就容易累,所以减少内心的操劳,就是把手机转去省电模式 (Save Mode)一样。保持正念,可以协助解决内心的苦恼。
当晚出席闻法善信有50 多位。
24/9 秘书贵添笔录
Comments
Post a Comment